评论|全民热议引力波,须防引力变斥力-凯发游戏

  评论|全民热议引力波,须防引力变斥力-凯发游戏

评论|全民热议引力波,须防引力变斥力

2016/03/01
导读
引力波热潮本来可以成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契机,但“诺贝尔哥”带来的剧情翻转,部分抵消了科普的效果,非但不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甚至有可能对正常科研活动形成斥力。



导语:

公众对于科学研究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引力波热潮本来可以成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契机,但“诺贝尔哥”带来的剧情翻转,部分抵消了科普的效果,非但不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甚至有可能对正常科研活动形成斥力。


文 | 黄堃

 

  


“引力可能是斥力”——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引力波论文作者之一陈雁北2月27日在清华大学的一场讲座中如是说。虽然他指的是特殊条件下物理现象的变化,但似乎也道出了近期全民热议引力波现象中的一些问题。


当天,未来论坛和清华大学有关组织联合主办的“解密引力波——时空震颤的涟漪”讲座,不仅邀来多位著名科学家出席,而且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公众,足见引力波对广大公众的吸引力。


这波对引力波的关注热潮,本来是加强公众对科学研究了解的好机会,却遗憾地因为一名所谓“诺贝尔哥”的民间科学家郭英森被热炒,而让正常的科普进程“歪了楼”,令公众不可避免地被误导。这背后是一些媒体和营销号在利用科学热点蓄意歪曲、炒作。这样的“科学”报道非但不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甚至有可能对正常科研活动形成斥力。



近代科学兴起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进步更多地依赖于科学家个体,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几乎都是凭一己之力作出了巨大发现。引力波探测与近几十年来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等一样,都是依靠大科学设施和大团队协作完成。这也代表了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科研趋势,同时也是未来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发现引力波的ligo是耗时几十年且耗资数亿美元建成的单个臂长4公里的巨大实验设施,而对所获实验数据的处理也调动了全球多国在天文、物理、信息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最后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论文便有上千名作者。


“这需要庞大高效的组织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主任朱宗宏在点评中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也具备了设立大科研项目、建立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实力。比如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在贵州一处适合放置的天然洼地建设。即使在引力波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国多家机构也提出了太极计划、天琴计划等大型科研项目。陈雁北说,虽然科学家已探测到引力波,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内容,对于后续发现“中国有很好的机会”。


陈雁北也说,美国媒体对这次引力波发现的关注度不如中国媒体,报道的多样性也比不上中国媒体。


公众对于科学研究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引力波热潮本来可以成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和研究的重要契机,但“诺贝尔哥”带来的剧情翻转,部分抵消了科普工作的效果,甚至一些媒体从对引力波进行科普转向了力挺郭英森,一些公众(包括微博大v等)也为郭英森点赞。这暴露出我们的科普工作,尤其是科学精神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公众的科学素养也亟需提高。


这一现实也从统计数据中得到印证。第九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6.2%,虽然较第八次调查的结果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仍然不高。


居民小区要求拆除移动通信基站、孕妇要求邻居关闭无线网……这些新闻都暴露出我们的公众在科学素养方面的不足。缺乏公众科学素养不仅会影响公众做出科学、理性的个人决策,而且还有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相关科研项目和政策的落实。一些人妖魔化转基因技术甚至违法盗窃科研作物样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在以引力波探测为代表的大科学工程时代,中国科研能否抓住机遇,同时排除此类隐忧的干扰,取得与大国地位相应的科研成果,这不仅需要在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而且也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二者缺一不可。让我们警惕“诺贝尔哥”事件,莫让科普引力变斥力。


(特约编辑 王大鹏)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