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抗疫日记:污名化让留学生处境艰难-凯发游戏

  剑桥抗疫日记:污名化让留学生处境艰难-凯发游戏

剑桥抗疫日记:污名化让留学生处境艰难

2020/04/18
导读
疫情带来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无死角的。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编者按

尽管英国首相约翰逊近日走出医院,新冠肺炎检测也呈阴性,但英国的新冠疫情形势没有让人看到有减缓的趋势。截至4月14日,英国新冠肺炎确诊的人数高达8.8万,死亡率超过了12%。然而,在作者的记录中,大部分英国人在疫情下进入了“新常态”,为了安抚民心,英国首相还给居民写了一封实体信,下发到各个家庭中。对于作者来说,相比疫情前,他同导师的交流比之前半年时间还多,也许这是疫情意外带来的好处吧。

 

撰文| 赵亚杰

责编| 叶水送

 

3月29日:负面新闻
让留学生处境更加艰难

今天降温了,还刮起了风,天气也阴沉沉的。楼下草地上连着几天的派对估计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也销声匿迹了。一大早就去了楼下的超市,遇到了久违的带皮鸡肉,于是赶紧拿下。走到卷纸区,发现已经空了好久的货架终于又补上了货,看来大家的卷纸都屯够了。结账的时候发现为了保证顾客的安全距离,超市关闭了三台自助结账机中的中间那台。因为结账的时候多刷了一遍鸡肉,所以需要售货员帮忙解锁删除,售货员走过来的时候主动提示我要后退以保证达到和她之间的安全距离,看来大家的安全意识还是在不断提升的。

 

下午又骑车去了不远处的韩国超市,售货员都戴着口罩,本来想买两袋大米,然后因为限购只买了一袋。可能是因为周六的缘故,今天街上的人流明显多了不少。封城之后的第一个周末和以往的周末还是有些许不同,之前的周末总会睡个懒觉,然后去学院里面享受一顿午餐,之后在市中心走走逛逛,漫步在那些古老的建筑间,感受一下世界各地游客带来的人潮涌动。

 

从3月29号开始,国内就要执行新的“一间航空公司每周只能有一班到一个国家的航班” 的政策了,这意味着在昨天没有回去的海外华人在接下来的几周或是几个月可能都无法回国了,也意味着大家都要和所在国的国民共克时艰了,想想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最近,国内的舆论场上出现了太多关于留学生是否应该回国的争论,尤其是最近几天,对留学生的质疑和谩骂更是占据了主流,有些话语真的十分恶毒与冷血。与此同时,国内的媒体和自媒体还在不停火上浇油,为了流量大肆宣扬留学生群体中的害群之马所制造的负面新闻,让本来最近就已经被污名化的留学生群体的处境更加艰难。周围很多朋友都表示已经没法打开国内的社交网络了,一打开就会让自己生气不已。

 

3月30日:首相居家隔离,
还给居民写了一封实体信

 

一个无所事事的周日,上午的时候还阴云密布,下午的时候就阳光灿烂。今天英国正式进入夏令时,与国内的时差也变成了七个小时。上午旁听了英国大使馆和山东医疗队为英国留学生专门开设的讲座,本来很早就进了直播间,还想着有问题要问,没想到不知道为什么就被管理员请出了直播间,之后就只能通过别人的间接直播来收听讲座。

 

说实话,我觉得国家的想法是好的,也想为在英学生缓解焦虑,解决问题,但是交流的方式和形式真的可以再变变,改变的方向建议向目前收到大量好评与赞誉的张文宏医生学习,交流的时间真的很有限也很宝贵,很多同学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不要奢望能在短时间内回归到之前的生活了,要时刻做好未来可能长时间居家而无法出门的准备,所需要的物资也需要提前备好。正如今天英国副首席医疗官jenny harries博士在发布会上所言,英国的“封国”可能要持续六个月,因为一旦放松限制就有可能导致第二波爆发。其实各国的措施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延缓病毒的传播,保护各国脆弱的医疗系统,因为像sars那样完全消灭新冠是不可能的。

 

所以包括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在内的众多轻症患者并没有选择去医院接受治疗,而只是居家隔离,靠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病毒。今天boris johnson通过视频召开了内阁会议,还写了一封号召全体国民待在家中的信,因为确实很多家庭可能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所以实体信也将下发到英国的各个家庭中。

 

在被感染之后,之前广受批评的boris johnson支持率飙升,也表明了大家对他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带领英国走出目前的困境。

 

今天新增的死亡数字里包含着英国第一位牺牲在抗疫前线的医生,他的名字叫amged el-hawrani。此刻只想起约翰·多恩那首著名的布道词: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4月1日:疫情之下的“新常态”,
大部分人还是岁月静好


今天的天气又从前几天的阴晴不定变回了晴空万里,在家里憋了三天没有出门的我,卡着日落的时间骑车出门,一是为了出门透气,二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能拍几张照片,记录一下难得的空无一人的剑桥。

 

相比于上次出门遛弯儿,这次遇到的出门锻炼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对于信奉“不自由,毋宁死”的英国人来说,让他们像武汉人那样完全禁足在家是完全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目前能做的只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之间的接触,因此人们或许都在寻找一种外出和宅家的平衡。

 

回家路上顺路去超市采购,超市里可能是客源太少,很多临期的食物都在打五折出售,这在平时都是很罕见的现象,像之前非常的抢手的卷纸、鸡蛋还有洗手液的货架都满满当当,看来短时间内英国的物资短缺问题是完全没必要担心的。

 

今天有新闻介绍,因为之前很多人囤积了太多食物,不少食物在这几天因为到期而被丢进了垃圾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疫情暴发之初,恐慌性购买是多么没有必要。此处也要澄清一下,在媒体的渲染下,很多人觉得在英留学生身在水深火热之中,其实除了无聊些,大部分人还是岁月静好。

 

作为个体,我们都在慢慢进入并适应这种疫情之下的“新常态”,想起来西方社会一直都很提倡的一个词——“resilience”,英文释义为:“the capacity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difficulties; toughness.”,中文中对应的词是“韧性”。面对这样一段艰难的时光,如何能够迅速调整之前的生活节奏与方式找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命题,在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更是如此。

 

今天的英国的确诊病例数已经达到了25150例,新增死亡数在连续两天下降后又一次暴增381例,达到了1789例。新增的死者中有一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老兵,以及一名只有十三岁的孩童。病毒面前,没有年龄、性别、国家、种族的界限。

 

4月4日:灾难之中,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幸存者

今天是悼念在新冠疫情中不幸牺牲的烈士和遇难同胞的纪念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总觉得应该写些什么来纪念他们。灾难之中,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幸存者。作为一个幸存者,虽然我们的声音可能微不足道,但我们仍要感念那些替我们挡在病毒前面不幸牺牲的英雄,也要悼念那些因病毒而不幸去世的生命,因为“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两三个月前,谁能想到华南海鲜市场里那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就会掀起席卷全世界的狂风骤雨,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发酵。

 

截至今天,这场疫情已导致的确诊病毒感染者超过了100万,同时导致近6万人不幸丧生,而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加,全球超过的一半人口被要求禁足于家中,国家间的联系近乎切断,这场灾难所带来的影响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正在面对我们这代人可能遇到的最大危机,而这一危机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身逢乱世,相比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能活着就已经足够幸运。我们能为他们做的不多,好好活着,不要忘记,仅此而已。

 

4月12日:疫情下,同导师的交流
比之前半年时间还多


英国似乎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长的晴天,楼里的暖气天天还烧得特别热,以致于屋内温度总是保持在三十多度,把门和窗户都打开才能获得些许清凉。在这样的好天气下,让“不社交毋宁死”的英国人憋在家中真的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还记得刚来英国的时候,平日里总见不了太多人,一旦碰上了大晴天,绿地上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长满了英国人。

 

就在今天,上周被送入医院之后因为病情恶化被送进icu病房的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终于出院了,他同时发布了在出院后的第一段公开讲话,在视频中他最先说起的就是感谢民众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复活节周日却不得不禁足在家无法出游所做出的牺牲。

 

英国的复活节假期像是中国的五一节假期,正是一年草长莺飞、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又是难得的公共假期,可惜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多少家庭期待已久的旅行计划,又有多少指着这几天的客流而谋生的从业人员因此颗粒无收,不过相比于这场疫情带来的其他损失,这些似乎都不值一提了。

 

英国的确诊病例今天也超过了八万,预计明天就会超过中国,在医院内的死亡病例突破了一万,虽然面对新增的数字早已麻木,但是看到这样的增长还是很难过,因为不是死掉了一万多人,而是死亡这件事情重复了一万多次。脑子里总想起高中时候背诵的陶渊明的《拟挽歌辞》:“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无死角的。从某个节点开始,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与人生轨迹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代大潮里,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一粒沙,只能随着潮水的流动随波逐流。

 

这周做了整整一周课题,收获良多,和导师的交流比之前半年的交流可能还多。之前导师每天都太忙,有着数不清的活动和事情,可能也没太多时间管我,现在大家都憋在家里,交流和沟通都变得频繁且直接。研究课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结果也非常让人振奋,导师因此还给我画下了我博士以来的第一张饼,饼非常大,具体内容就不说了,因为说出来可能就不灵了,希望最后可以得偿所愿。这些年愈发觉得种种阴差阳错最后带来的结果总胜过那些自己预设的最好结果,可能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有限理性吧。个人的预期总是受限于个人认知,而随机事件却有助于跳出困囿其中的认知壁垒。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网站地图